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是试管失败的”幕后黑手”

作者/优孕baby
2021-09-14 17:15:36 前往美国

来源/优孕行

子宫内膜炎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,即使有很广泛的慢性附件炎症,子宫内膜可能仍然完全正常。主要由于宫腔有良好的引流条件及周期性内膜剥脱,使炎症极少机会长期停留于子宫内膜,但如急性期治疗不彻底,或经常存在感染源,则可反复发作。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导致流产的最常见原因,约90%流产与妇科炎症有关。有炎症的子宫内膜不利于受精卵着床,有些即使受精卵着床后也并不稳固,从而导致不孕。研究发现,不育患者中有30%患有慢性子宫内膜炎;反复胚胎植入失败的试管婴儿备妈中,有66%长期受慢性子宫内膜炎所苦。

 

需要明确的是,子宫内膜菌群除了影响要宝宝外,对于女性日常健康也是一大潜在威胁。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导致:不孕复发性流产试管婴儿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早产/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等。

 

对子宫菌群进行全面的分析检测,可以帮助找到针对性治疗方案菌群基因测序(EMMA,子宫内膜菌群检测),已被证明是一种精确检测微生物种类及含量的方法,但因其使用基因测序技术,其成本相对其他检测方法会高一些。有可能会说,子宫内膜炎是因为内膜上存在有害细菌,那使用抗生素杀灭不就好了。但是,大家经常会忽略的一点是,如果不使用针对性药物杀灭特定致病菌,那些对怀孕有好处的“益生菌”也会遭殃;而且有些致病菌比较顽固,不使用“特效药”,对它根本无可奈何。

 007ZNF2Gly1go8w8qg390j308n08naa1.jpg

每位女性内膜上的菌群都是各不相同的,精准识别内膜微生物种类,可以帮助我们:精准用药,减少多次治疗无效的发生;可以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,在杀死致病菌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菌。均衡的子宫内膜菌群需要有:充足的有益菌——乳酸杆菌;尽量少的有害菌——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细菌。科学研究证明,子宫内膜乳酸杆菌含量高的人群,怀孕率、持续妊娠率、抱婴回家率都明显高于乳酸杆菌含量低的人群。子宫内膜上充足的乳酸杆菌,有利于胚胎着床。

 

确诊慢性子宫内膜炎后应尽早抗炎治疗,常规方案有:多西环素0.1g,一天两次,治疗2周;或左氧氟沙星0.4g联合甲硝唑0.5g,一天两次,治疗2周。如果进行了细菌培养,则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对因治疗。

 

其他治疗子宫内膜炎症的措施还包括: 宫腔整形、宫腔灌注、子宫内膜搔刮及免疫疗法等。对于子宫内膜结构异常, 可以进行宫腔镜手术, 比如内膜息肉摘除、子宫纵隔电切、宫腔粘连分离、黏膜下子宫肌瘤剔除等。在IVF周期监测过程中, 观察到内膜不均、内膜线不连续等情况, 建议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, 如有病理状态存在, 则尽早行宫腔整形术, 有利于助孕结局。

(1)
(0)

上一篇:卵巢储备功能的检测有哪些?

下一篇:哪些因素导致生育力降低?

X
X